提示链 Prompt Chaining | Agentic Design Patterns | 智能体设计模式

内容纲要

一、核心定义

提示链(Prompt Chaining):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多个简单步骤,前一步的输出作为下一步的输入,形成处理链条。也称管道模式(Pipeline Pattern)

可视化示意图

图:提示链模式 - 智能体接收一系列提示,前一个智能体的输出作为下一个智能体的输入

关键机制

输入 → [提示1+LLM] → 输出1 → [提示2+LLM] → 输出2 → 最终结果

二、为什么需要提示链?

单一提示的问题提示链的优势
指令忽视、上下文丢失每步专注单一任务
错误累积放大逐步验证,及早纠错
难以调试优化可查看中间结果
认知负荷过重导致幻觉降低每步复杂度

核心思想:分而治之,化繁为简。

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
1. 智能研究助手

主题输入 → 并行搜索文章 → 并行提取信息 → 汇总整合 → 生成报告 → 审阅润色

价值:自动化80%研究工作

2. 智能客服系统

用户问题 → 识别意图情绪 → 查询系统(API) → 生成同理心回复

价值:提升准确度,降低人工成本

3. 文档数据提取

PDF → OCR提取 → 字段识别 → 验证完整性 → 重提取(如缺失) → 格式化 → 结构化数据

价值:准确率高于单次提取

4. 内容创作助手

主题 → 生成选项 → 用户选择 → 生成大纲 → 逐段撰写 → 润色 → 完整文章

价值:降低创作门槛


四、上下文工程

核心理念:输出质量取决于上下文丰富度,而非仅靠模型能力。

图:上下文工程 - 为AI构建丰富、全面的信息环境是实现高级智能体性能的首要因素

维度提示工程上下文工程
范围优化单个提示词构建完整信息环境
信息源用户输入系统提示+工具输出+历史+画像
目标回答当前问题构建运行环境全貌

信息层次:系统提示 → 用户画像 → 历史记录 → 工具输出 → 当前请求


五、设计原则

黄金法则

  1. 单一职责:每步只做一件事
  2. 结构化输出:优先JSON格式,避免自然语言歧义
  3. 可观测性:记录每步输入输出
  4. 错误处理:关键步骤加验证+重试

性能优化

  • 混合并行+顺序:独立任务并行,依赖任务顺序
  • 缓存结果:相同输入重用
  • 分级模型:简单步骤用小模型(GPT-3.5),复杂步骤用大模型(GPT-4)

六、主流框架对比

框架定位核心特性适用场景
LangChain/LangGraphPython通用框架LCEL语法、丰富集成快速原型、复杂工作流
Google ADK企业级框架GCP集成、Prompt Optimizer企业应用、多模态
CrewAI多智能体框架高层抽象、简单易用多Agent协作、POC
OpenAI Assistants官方API简单直接、官方支持简单对话、工具调用

选型建议

  • 快速开发 → CrewAI
  • 复杂系统 → LangChain/LangGraph
  • 企业级 → Google ADK
  • 简单任务 → OpenAI Assistants

七、关键概念速查

概念定义
提示链/管道模式任务分解为顺序步骤
结构化输出用JSON/XML传递数据
上下文工程构建完整信息环境
LCELLangChain表达式语言(管道符\|

八、常见问题

Q1:会增加延迟吗? 会。每步都调用LLM。优化:并行独立任务、用小模型、缓存结果。

Q2:所有任务都需要吗? 不。简单任务用单一提示即可。适合:多步推理、外部工具调用、高失败率场景。

Q3:如何判断需要几步? 每步用一句话描述;若描述需要"然后""同时",考虑拆分。

Q4:中间步骤失败怎么办? 关键步骤加验证、失败重试、提供降级方案。


九、参考资源

官方文档

代码示例

  • 本书示例:codes/Chapter-01-Prompt-Chaining-Example.py
  • 自定义示例:ai-agent-examples/01-prompt-chaining-demo.py

学术论文

  • Chain-of-Thought Prompting - 思维链原始论文
  • ReAct - 推理与行动结合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