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纲要
一、核心定义
优先级排序:智能体根据重要性、紧迫性、依赖关系等标准评估和排序任务/目标,动态确定下一步行动,确保资源用在刀刃上。
核心问题:
无优先级排序 → 盲目执行任务,效率低,目标不达
有优先级排序 → 聚焦关键任务,资源优化,目标对齐
工作机制:
多个潜在任务
↓
定义评估标准(紧迫性/重要性/依赖/成本)
↓
对每个任务评分
↓
排序并选择最优
↓
动态调整(环境变化时)
↓
执行高优先级任务
二、为什么需要优先级排序?
| 痛点 | 影响 | 解决方案 |
|---|---|---|
| 任务过多 | 不知从何做起 | 按优先级排序 |
| 目标冲突 | 无法兼顾所有 | 选择最重要的 |
| 资源受限 | 时间/计算/人力不足 | 优先分配关键任务 |
| 延迟/失败 | 关键任务被耽误 | 紧急任务优先 |
| 效率低下 | 做了不重要的事 | 聚焦高价值任务 |
核心优势:
- ✅ 提高执行效率
- ✅ 确保目标对齐
- ✅ 优化资源利用
- ✅ 增强适应性
- ✅ 降低失败风险
三、优先级排序的四大要素
1. 标准定义(Criteria Definition)
常用标准:
| 标准 | 说明 | 示例 |
|---|---|---|
| 紧迫性(Urgency) | 时间敏感度 | 系统故障 > 功能优化 |
| 重要性(Importance) | 对目标的影响 | 核心功能 > 辅助功能 |
| 依赖关系(Dependencies) | 是否是其他任务前提 | 数据库设计 > 业务逻辑 |
| 资源可用性 | 所需工具/信息是否就绪 | 有API Key的任务优先 |
| 成本/收益(Cost/Benefit) | 投入与产出比 | ROI高的任务优先 |
| 用户偏好 | 个性化优先级 | VIP客户请求优先 |
标准组合:
# 示例:综合评分公式
priority_score = (
urgency_score * 0.4 + # 紧迫性权重40%
importance_score * 0.3 + # 重要性权重30%
dependency_score * 0.2 + # 依赖性权重20%
resource_score * 0.1 # 资源可用性权重10%
)
2. 任务评估(Task Evaluation)
评估方法:
| 方法 | 实现 | 适用场景 |
|---|---|---|
| 基于规则 | if-else逻辑 | 简单、明确的标准 |
| 评分算法 | 加权计算 | 多标准综合评估 |
| LLM推理 | 用大模型分析 | 复杂、模糊的情况 |
| 机器学习 | 训练分类模型 | 有历史数据 |
LLM评估示例:
PRIORITY_ANALYSIS_PROMPT = """
请评估以下任务的优先级:
任务:{task_description}
当前情况:{context}
评估维度:
1. 紧迫性 (1-5分)
2. 重要性 (1-5分)
3. 依赖关系
4. 资源需求
输出格式:
- 紧迫性:[分数] 理由:...
- 重要性:[分数] 理由:...
- 建议优先级:P0/P1/P2
"""
3. 调度/选择逻辑(Scheduling Logic)
常见算法:
| 算法 | 原理 | 适用场景 |
|---|---|---|
| FIFO(先进先出) | 按到达顺序 | 公平处理所有任务 |
| 优先级队列 | 高优先级先执行 | 有明确优先级 |
| 轮询(Round Robin) | 轮流处理 | 防止饥饿 |
| 最短作业优先 | 快速任务先做 | 提高吞吐量 |
| 截止期限优先 | 临近deadline先做 | 时间约束强 |
示例:优先级队列:
import heapq
class PriorityTaskQueue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tasks = []
def add_task(self, priority, task):
# priority越小,优先级越高
heapq.heappush(self.tasks, (priority, task))
def get_next_task(self):
if self.tasks:
return heapq.heappop(self.tasks)[1]
return None
# 使用
queue = PriorityTaskQueue()
queue.add_task(priority=0, task="紧急故障修复") # P0
queue.add_task(priority=1, task="功能开发") # P1
queue.add_task(priority=2, task="文档更新") # P2
next_task = queue.get_next_task() # 返回"紧急故障修复"
4. 动态重新排序(Dynamic Re-prioritization)
触发条件:
- 新的紧急任务出现
- 截止日期临近
- 资源状态变化
- 依赖任务完成/失败
- 环境条件改变
示例:
class AdaptiveAgent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task_queue = PriorityTaskQueue()
def re_evaluate_priorities(self, event):
"""根据事件重新评估优先级"""
if event.type == "新紧急任务":
# 插入最高优先级
self.task_queue.add_task(priority=0, task=event.task)
elif event.type == "截止期限临近":
# 提升相关任务优先级
self.boost_task_priority(event.task_id)
elif event.type == "资源可用":
# 重新计算所有任务优先级
self.recalculate_all_priorities()
四、优先级排序的三个层次

图1:优先级排序设计模式
1. 高层目标优先级(Strategic Level)
场景:多个战略目标
示例:
目标A:提升用户留存(重要性5,紧迫性3)
目标B:降低运营成本(重要性4,紧迫性2)
目标C:修复安全漏洞(重要性5,紧迫性5)
优先级排序:C > A > B
2. 子任务优先级(Tactical Level)
场景:执行计划中的步骤排序
示例(安全漏洞修复):
步骤1:识别漏洞(依赖前置)
步骤2:设计修复方案(依赖步骤1)
步骤3:实施修复(依赖步骤2)
步骤4:测试验证(依赖步骤3)
顺序执行,严格依赖
3. 行动选择(Operational Level)
场景:即时决策
示例:
选项A:查询数据库(资源可用,1秒)
选项B:调用外部API(需要等待,5秒)
选项C:使用缓存(立即,0.1秒)
优先:C > A > B
五、典型应用场景
1. 自动化客户支持
场景:多个客户工单
优先级规则:
P0:系统故障报告(紧急)
P1:高价值客户请求(重要)
P2:常规密码重置(一般)
效果:确保关键问题及时处理
2. 云计算资源调度
场景:多应用竞争资源
优先级规则:
高峰期:关键应用优先
低峰期:批处理任务优先
效果:优化成本,保证核心业务
3. 自动驾驶系统
场景:多个并发决策
优先级:
P0:避免碰撞(安全)
P1:保持车道(稳定)
P2:燃油优化(效率)
原则:安全 > 稳定 > 效率
4. 金融交易
场景:多个交易机会
评估维度:
- 市场波动性
- 风险承受度
- 利润率
- 实时新闻
动态调整:根据市场变化实时排序
5. 项目管理
场景:任务看板
评估标准:
- 截止日期
- 依赖关系
- 团队可用性
- 战略重要性
工具:Kanban Board自动排序
6. 网络安全
场景:多个安全警报
优先级:
P0:高威胁+关键资产
P1:中威胁+重要资产
P2:低威胁
目标:资源用于最危险威胁
7. 个人助理AI
场景:日程管理
优先级:
- 用户定义重要性
- 截止日期
- 当前情境(位置/时间)
示例:会议 > 提醒 > 通知
六、实战案例:项目经理智能体
系统设计
任务数据模型:
from pydantic import BaseModel
class Task(BaseModel):
id: str # 任务ID
description: str # 描述
priority: Optional[str] # P0/P1/P2
assigned_to: Optional[str] # 分配对象
任务管理器:
class SuperSimpleTaskManager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tasks: Dict[str, Task] = {}
self.next_task_id = 1
def create_task(self, description: str) -> Task:
"""创建新任务"""
task_id = f"TASK-{self.next_task_id:03d}"
new_task = Task(id=task_id, description=description)
self.tasks[task_id] = new_task
self.next_task_id += 1
return new_task
def update_task(self, task_id: str, **kwargs) -> Task:
"""更新任务"""
task = self.tasks.get(task_id)
if task:
updated_task = task.model_copy(update=kwargs)
self.tasks[task_id] = updated_task
return updated_task
return None
def list_all_tasks(self) -> str:
"""列出所有任务"""
return "\n".join([
f"ID: {t.id}, Desc: '{t.description}', "
f"Priority: {t.priority or 'N/A'}, "
f"Assigned To: {t.assigned_to or 'N/A'}"
for t in self.tasks.values()
])
智能体工具
from langchain_core.tools import Tool
pm_tools = [
Tool(
name="create_new_task",
func=lambda desc: task_manager.create_task(desc),
description="创建新任务并获取ID"
),
Tool(
name="assign_priority_to_task",
func=lambda task_id, priority:
task_manager.update_task(task_id, priority=priority),
description="分配优先级(P0/P1/P2)"
),
Tool(
name="assign_task_to_worker",
func=lambda task_id, worker:
task_manager.update_task(task_id, assigned_to=worker),
description="分配任务给工作人员"
),
Tool(
name="list_all_tasks",
func=task_manager.list_all_tasks,
description="列出所有任务"
),
]
智能体Prompt
PM_PROMPT = """
你是项目经理AI智能体。任务:高效管理项目任务。
收到新任务请求时,按以下步骤:
1. 首先用 create_new_task 创建任务并获取 task_id
2. 分析请求:
- 如果提到"urgent/ASAP/critical" → 设为P0
- 如果提到工作人员 → 使用 assign_task_to_worker
3. 如果信息缺失:
- 默认优先级:P1
- 默认分配:Worker A
4. 完成后用 list_all_tasks 显示最终状态
可用人员:Worker A, Worker B, Review Team
优先级:P0(最高), P1(中), P2(最低)
"""
运行示例
# 场景1:紧急任务
输入:"实现新登录系统,很急,分配给Worker B"
Agent思考过程:
1. 创建任务 → TASK-001
2. 识别关键词"很急" → 设为P0
3. 识别"Worker B" → 分配给Worker B
4. 输出任务列表
输出:
TASK-001: 实现新登录系统
Priority: P0
Assigned To: Worker B
# 场景2:一般任务
输入:"审查营销网站内容"
Agent思考过程:
1. 创建任务 → TASK-002
2. 无紧急关键词 → 默认P1
3. 无指定人员 → 默认Worker A
4. 输出任务列表
输出:
TASK-002: 审查营销网站内容
Priority: P1
Assigned To: Worker A
七、优势与挑战
✅ 核心优势
| 优势 | 说明 |
|---|---|
| 提升效率 | 优先做重要的事 |
| 目标对齐 | 确保战略执行 |
| 资源优化 | 最大化ROI |
| 增强适应性 | 动态调整策略 |
| 降低风险 | 关键任务不遗漏 |
⚠️ 挑战
| 挑战 | 影响 | 缓解方案 |
|---|---|---|
| 标准定义困难 | 难以量化重要性 | 结合专家知识+LLM |
| 动态环境复杂 | 频繁重排序消耗资源 | 设定重排序阈值 |
| 饥饿问题 | 低优先级任务永不执行 | 老化机制(等待越久优先级越高) |
| 冲突解决 | 同优先级如何选择 | 引入次级排序标准 |
| 评估成本 | 评估本身消耗时间 | 缓存评分结果 |
八、常见问题
Q1:如何防止低优先级任务饥饿?
实施"老化"机制:任务等待时间越长,优先级自动提升。例如每等待1小时,优先级+1分。
Q2:同优先级任务如何排序?
引入次级标准:1) 创建时间(FIFO);2) 执行时长(短任务优先);3) 依赖关系;4) 随机选择。
Q3:如何平衡紧迫性和重要性?
使用二维矩阵(艾森豪威尔矩阵):
- 重要且紧急 → P0
- 重要不紧急 → P1
- 紧急不重要 → P2
- 不重要不紧急 → P3
Q4:动态重排序的频率?
事件驱动:只在特定事件触发时重排序,避免持续计算开销。
Q5:如何评估优先级系统效果?
指标:1) 关键任务完成率;2) 平均响应时间;3) 资源利用率;4) 目标达成度。
Q6:LLM评估vs规则评估?
- 规则:快速、可预测、适合明确场景
- LLM:灵活、理解复杂语义、成本较高
- 推荐:简单任务用规则,复杂任务用LLM
九、参考资源
学术论文
- AI项目管理安全性研究 - 项目调度与资源分配
- 敏捷项目中的AI决策系统 - 风险缓解与资源分配
原文章节
- <code>26-Chapter-20-Prioritization.md</code>
相关章节
- 第 6 章:规划 - 优先级排序在规划中的应用
- 第 7 章:多智能体协作 - 团队任务分配
- 第 16 章:资源感知优化 - 资源约束下的优化
- 第 17 章:推理技术 - 推理辅助优先级决策